問:雖然您對自己舊作的判準一向嚴格,這回重新出版的作品,您私心最喜歡的是哪一篇?為什麼?有沒有哪一篇裡討論的題目,您會想用完全不同的方式重新討論、創作不一樣的故事? 答:我沒有偏愛自己哪一篇作品,畫出來就不想再重複畫了。
不過,霸菱銀行不開發普通客戶的存款業務,因此資金來源比較有限,只能靠自身的力量謀求生存和發展,但這並沒有阻止霸菱銀行前進的步伐。這兩大集團,就是霸菱集團(House of Baring)和羅斯柴爾德集團(House of Rothschild)。
文:查爾斯・蓋斯特(Charles R. Geisst) 第六大歐洲力量 十七世紀末期,銀行業盈利可觀,私人銀行家開始崛起,禁止詐騙的法律相當嚴明苛刻,這多少保護了銀行家們,但也不是沒有信貸風險和競爭對手。在東京股市,英鎊對馬克的匯率跌至近兩年的最低點。在美國獨立之時,這個國王的精神狀態令人擔憂。霸菱銀行有個強勁的競爭對手——羅斯柴爾德銀行,不過各國政府、各大公司和許多客戶仍以霸菱銀行作為首選。」隨著反對聲的高漲和工業革命的展開,英國終於在一八五四年下令廢除《高利貸法》。
在美國革命之前的數世紀中,銀行業的某個狀況一直不曾變過,即銀行家更傾向於大客戶或大型機構,因為小客戶貸款往往僅是為了生活且常素行不良。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霸菱家族並不陌生,因為其所擁有的霸菱銀行(Barings Bank)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銀行之一。老威的世界 老威是廖在此書自傳的名稱,他自稱寫文療傷,也可稱為是一種逆境中的精神勝利。
不僅示威追求民主自由的學生捨命,甚而連為他們哀悼寫詩的詩人也要付上牢獄的代價。最近寄了自己的兩本書以及在中國被禁的幾本好書給住在柏林的他,收到書的他,心情特別好,高興之餘回贈我他親簽的兩本書,《輪迴的螞蟻》就是其中的一本。他的文字可以讓人看出,是他一日一日在牢獄的桎梏中累積出來的爆發反彈,有他充滿男性真實的性想像與對於政治局勢的心底寫照,這是他貫穿牢獄數年換來的生命結晶,他為正義的犧牲,值得擁抱自由的人們給他最高的肯定。在台灣短短地與亦武先生見過一次面,對他並不算認識。
此書中文版在沒有文字獄的台灣出版,華人世界也終於得以透過他獄中的文字,窺看到中國監獄與其獄外仍是精神監獄的生活實相。記得中學時期,在中華民國的國慶日我們會被安排到偌大的國慶會場熱血高唱《中華民國頌》:「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喜瑪拉雅山,重重相連到天邊……」,歌聲中想像的中國是對岸,有長城、高山、黃河、長江與大草原,歌中卻一點也沒有台灣身影,台灣有什麼特色也一點都不提,徹底地清洗了青年人的腦和血。
當年在獄中的創作是1992年,原名「活命」的稿子被分成幾次託人帶出。中國巨龍的神話 說真的,對於一個在戒嚴時期長大的台灣人的我來說,中國一直是有著不同的神祕面貌。《輪迴的螞蟻》是流亡的中國作家廖亦武於2018年在台灣初版的一本著作,此書在2016年已有德語及其他外語的出版。在過去的戒嚴時期,當我還是高中生時,不能自由思考的我們,被教導對岸的中國,是我們的故土,它被共產黨赤化成紅色,而它卻是一條巨龍,有著中華民國政府的思鄉渴望。
而台灣校園民歌盛行時的一首《龍的傳人》,1978年為侯德健所著作,被反覆在當年的台灣傳唱,更是把中國形容成是一條沉睡的巨龍,讓中國移民來台思鄉者,夢裡神遊長江、黃河,飢渴地希望沉睡百年的巨龍,可以在一天醒來後,擦亮其眼,實現美好的中國夢不僅示威追求民主自由的學生捨命,甚而連為他們哀悼寫詩的詩人也要付上牢獄的代價。文中的描述活生生地把中國人生活底層的樣態像電影與史詩般地融匯而成,厚實而鮮活的文字功力獨樹一格。近年中國經濟好些了,我們看到,當這隻沉睡的巨龍漸漸醒了,牠給巨龍傳人的卻是噩夢一場……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巨龍傳人怎成輪迴的螞蟻? 流亡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自認是中國傳統,對廣大對岸的中國毫無真實的了解,只有回歸故國的思鄉愁緒。
這位為天安門寫詩的詩人廖亦武,就是因為這樣而被判刑坐牢四年,龍的傳人一下子變成了被巨龍追捕的亡命螞蟻。記得中學時期,在中華民國的國慶日我們會被安排到偌大的國慶會場熱血高唱《中華民國頌》:「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喜瑪拉雅山,重重相連到天邊……」,歌聲中想像的中國是對岸,有長城、高山、黃河、長江與大草原,歌中卻一點也沒有台灣身影,台灣有什麼特色也一點都不提,徹底地清洗了青年人的腦和血。
想想廖是因為寫詩而被逮坐了文字獄,但在獄中的他仍勇敢地繼續寫,這需要多大的勇氣來抵抗可能增加的刑期。在過去的戒嚴時期,當我還是高中生時,不能自由思考的我們,被教導對岸的中國,是我們的故土,它被共產黨赤化成紅色,而它卻是一條巨龍,有著中華民國政府的思鄉渴望。
最近寄了自己的兩本書以及在中國被禁的幾本好書給住在柏林的他,收到書的他,心情特別好,高興之餘回贈我他親簽的兩本書,《輪迴的螞蟻》就是其中的一本。而台灣校園民歌盛行時的一首《龍的傳人》,1978年為侯德健所著作,被反覆在當年的台灣傳唱,更是把中國形容成是一條沉睡的巨龍,讓中國移民來台思鄉者,夢裡神遊長江、黃河,飢渴地希望沉睡百年的巨龍,可以在一天醒來後,擦亮其眼,實現美好的中國夢。巨龍並沒有讓人看到牠擦亮什麼眼,實現什麼偉大的美夢,而是讓世人看到全中國學子所追求的民主、和平的美夢被巨龍政權殘忍地摧毀,讓人看到牠睜開的是殺紅的雙眼,猙獰而佈滿血絲,伸開巨爪與延伸的龍體,張開血盆大口,噴著機關槍的火,直射追求和平、民主自由的學生。看完《輪迴的螞蟻》一書,深深地為老威(廖亦武書中主角的名字)的遭遇所感動,也給了我深深的一擊,因為此書讓我看到何謂真正中國的真面目:他一個1958生於四川的中國人,一個真正在地中國巨龍的傳人,近年來血淋淋地被祖國追殺逮捕的經歷與中國人民底層的生活。這位編號1111的政治犯,經過兩年八個月的審判被發監到深山的大巴山土門監獄服刑。此書的文字一部分是廖亦武本人在他獄中所寫的文字稿所成,為了不讓人查覺到,他特意在創作時寫得特別細小密集,猶如螞蟻一般地細小,為得是要躲過獄卒眼目。
不久之後,再從1966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惡性鬥爭中,苟延殘喘地從滿地人血的血泊中爬起來。他的文字可以讓人看出,是他一日一日在牢獄的桎梏中累積出來的爆發反彈,有他充滿男性真實的性想像與對於政治局勢的心底寫照,這是他貫穿牢獄數年換來的生命結晶,他為正義的犧牲,值得擁抱自由的人們給他最高的肯定。
在台灣的土地上這流亡蠕蟲的惡靈,經年數月都在幻想過往自視美麗的身影,統治的魔掌要台灣人民相信自己是中國人,扭曲台灣在地人的認同。當年在獄中的創作是1992年,原名「活命」的稿子被分成幾次託人帶出。
他因此成了巨龍中國的眼中釘與肉中刺,在巨龍腳底下成長的代價,就是把人的尊嚴重踩與唾棄。據統計全中國當年餓死超過3000萬人以上。
中國號稱超過5000年的歷史,原來是血跡斑斑,屍骨遍地。此書中文版在沒有文字獄的台灣出版,華人世界也終於得以透過他獄中的文字,窺看到中國監獄與其獄外仍是精神監獄的生活實相。老威的世界 老威是廖在此書自傳的名稱,他自稱寫文療傷,也可稱為是一種逆境中的精神勝利。《輪迴的螞蟻》是流亡的中國作家廖亦武於2018年在台灣初版的一本著作,此書在2016年已有德語及其他外語的出版。
中國巨龍的神話 說真的,對於一個在戒嚴時期長大的台灣人的我來說,中國一直是有著不同的神祕面貌。在台灣短短地與亦武先生見過一次面,對他並不算認識
選擇題就是希望作答者能從這些選項當中,選出「相對最好」的答案。舉個例子,請問下面哪一個選項是戴明循環的正確順序? (A) Plan-->Do-->Check-->Act (B) Plan-->Check-->Do-->Act (C) Act-->Do-->Check-->Plan (D) Act-->Check>Do-->Plan 如果你不知道戴明循環,這四個選項對你來說都是很難的,所以就要先有對於戴明循環的背景知識,根據Wikipedia上面的資訊來說,戴明循環是由美國學者愛德華茲・戴明提出的PDCA(Plan-Do-Check-Act的簡稱)循環式品質管理,針對品質工作按規劃、執行、查核與行動來進行活動,以確保可靠度目標之達成,並進而促使品質持續改善。
如何回答「填空題、簡答題」? 曾有這樣說法,填空題/簡答題是從完形心理學理論延伸出來的題型。既然是選擇題,也就是說能夠判斷選項對錯的只有選擇題的題目描述,所以選擇題在描述問題時,就非常需要明確界定問題,並確保意義有完整傳達清楚,而這是選擇題不會引發爭議的首要條件。
那你一定會好奇一件事:「什麼是完形心理學?」以下我簡單科普一下。4. 看到「以上皆是」或是「以上皆非」的答案,往往是答案。3. 當某一選項的描述內容跟其他選項比較起來特別長時,很有可能是正確答案。台灣很多考試為了增加學員程度辨別度,有的國家考試會用複選題(可選多個選項)來增加難度,甚至設定答錯要倒扣分數。
如果幾個選項都很類似,學員就很難透過刪除法來過濾答案,猜對的機率就會降低。(記憶口訣:三長一短選一短,三短一長選一長) 很多時候選擇題的選項因為版面限制關係而無法書寫太長,但也因此只能部分說明,卻無法完整交代,因此常常都會是描述不夠完整。
之後經常會是第二步驟、第三步驟順序的糾結。我覺得不要倒扣這樣的設計是好的立意,國外很多考試不會像我們台灣考試一樣會有複選題倒扣,還是會建立在大家有學習有得分的基礎上。
2. 如果遇到排序題,我們對其中一個步驟非常確定,就可以直接看答案排除兩個選項,之後再糾結其他步驟。根據Wikipedia的解釋,完形心理學 (或稱格式塔心理學)是心理學重要流派之一,發源於德國,基礎是由馬科斯・韋特墨(1880 - 1943)、沃爾夫岡・苛勒(1887- 1967) 和科特・考夫卡(1886 - 1941)三位德國心理學家所創立,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譯音,意即「模式、形狀、形式」等,意思是指「動態的整體(dynamic whole)」。
评论留言